这种移动式检测方法的优点是,能够实现全隧洞的无缝安全监测,而且只需极少数的电子监测设备,精度高、速度快,自动化强,易使用、易保养、易维护,监测系统不会因长度增加影响到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功能,不会出现误测、迟测或漏测。我公司所发明的移动式隧洞塌方监测预警系统属于世界首创,能够彻底避免现有监测设备的弊病。
移动式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是模仿航空导航设备,使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惯性传感器,通过测量地球引力和角度变化量,测量设备自身与水平面间的夹角——倾斜角。陀螺仪的测量精度十分高,角度测量精度可达0.01°,完全满足50米内0.1毫米的竖向位移测量精度。如此高的测量精度足以为塌方预警提供充足的时间,提高塌方预警的功能和可靠性。惯性传感器可以以100Hz或者更高的速率提供测量数据,如果测量小车以10公里/小时的速度行进的话,测量点的间距只有2.7毫米,达到全线的无缝测量。
微型监测轨道结构简单,由一根75x150毫米的T字型铝制或钢制轨道和一组可调整高度的吊钩所组成(见图2)。监测轨道是由不同长短的钢丝和吊钩按5~10米间隔固定在隧洞顶部的。安装轨道时,根据需要确定钢丝的长度,使得钢轨处于平均高度。安装完毕后,需用测量小车对其进行测量,并调整吊钩,对轨道高度进行微调,使其处于很好的平顺状态,再加以固定。精调后的轨道线路应是十分平顺,由直线或圆曲线所组成。在以后的监测过程中,监测设备仅需对轨道的线形进行监测,观测其与直线或圆曲线的偏差大小,就能确定隧洞顶部是否发生形变。一旦隧洞顶部出现局部下沉,监测轨道也会改变形状,使测量小车在通过这区间轨道时的轨迹发生变化,检测结果就能显示出这些形变。线形本身的变化量和变化速度就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塌方危险(图2)。 |